乘势而上 持续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

发布时间:2024-04-26 11:06:31 来源: sp20240426

  【光明论坛】

  作者:杨维凤(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)

 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。十年来,从“谋思路、打基础、寻突破”,到“滚石上山、爬坡过坎、攻坚克难”,再到“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、示范区”,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,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,书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
 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。十年来,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,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前进方向,提供根本遵循。十年栉风沐雨,十年春华秋实。京津冀区域经济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,2023年三地经济总量达到10.4万亿元,是2013年的1.9倍。协同发展合力持续增强,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基本形成。

  一盘棋布局,顶层设计日臻完善。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,三地坚持一盘棋的指导思想,一系列专项规划、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先后出台实施。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》明确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方针和战略方向;《“十三五”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》统筹谋划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任务;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进一步擘画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图景。此外,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(2016—2035)》《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(2018—2035)》等的制定实施,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体系日益完善。

  一股劲落实,协同发展有成效。宏伟蓝图已绘就,京津冀三地全力推动落实。京津冀三地建立高层定期互访机制、常务副省(市)长联席会议和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等制度,对重大事项进行磋商。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和专题工作组,实行分领域、分层次的协同工作机制。不断探索重大创新举措,破除体制机制障碍。在协同努力下,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显著成效,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,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已经入驻,三大文化建筑对外开放,一批企业、学校、医院、科研机构等逐渐落地。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,200多家央企子公司和各类分支机构落户雄安,北京支持建设的“三校一院”项目已经开学开诊。

  一体化推进,重点领域协同取得新突破。交通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,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初步建成,形成多节点、网格状、全覆盖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显著,区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不断深化。相关数据显示,2022年京津冀地区PM2.5平均浓度37微克/立方米,比2013年下降65.1%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断面比例达78%。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。2014年以来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达9700余家,北京流向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200亿元。汽车、大数据、智能终端、新能源装备、现代农业等五大优势产业链区域分工加速形成。

  一条心为民,民生福祉不断提升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,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、促进共同富裕上。京津冀三地强化政府引导,引入市场机制,不断创新合作方式,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新成效,民生红利不断释放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,异地就医“一卡通行”,跨省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;组建高校联盟,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办学,互派培养中小学教师;大力推进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,200多项事项实现“跨省通办”,约180项事项“同事同标”;推动社会保障卡跨省通用,打造一体化就业体系,强化区域就业协同共享,深化职称互认。

  京津冀协同发展着眼全国一盘棋,向纵深不断推进,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,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带来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。京津冀创新资源丰富、市场规模巨大、制造业基础雄厚、对外开放水平高,协同发展将形成巨大的优势互补合力,辐射周边并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,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。同时,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。

  当前,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全面深化拓展新阶段。2023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,要坚定信心,保持定力,增强抓机遇、应挑战、化危机、育先机的能力,统筹发展和安全,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,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,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、示范区。站在新的起点上,京津冀三地当全面深入推动协同发展,形成更紧密的一体化格局,蓄积更澎湃的发展势能,让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,为区域以及全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  来源:光明日报 【编辑:曹子健】